本地异体细胞治疗临床试验
免疫细胞疗法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,经过体外培养,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,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,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、癌细胞、突变的细胞,打破免疫耐受,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,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。
在临床试验和应用中,细胞疗法的新问题不断。除了进入致密的实体瘤中,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、脱靶效应、神经毒性、过敏反应、移植物抗宿主病、肿瘤溶解综合征等。其中严重的就是CRS,这是一种致命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。一位患者在CD19靶向CAR-T细胞(CTL019)输注9个月后,复发CD19-白血病,异常表达抗CD19 CAR,不幸死亡。研究者发现,在T细胞制造过程中,CAR基因被无意地引入到一个癌变的B细胞中,并且其产物与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19结合,让CAR-T细胞无法识别。
本地异体细胞治疗临床试验
不同于上述三款均为定制化疗法,再来看看通用型疗法:NK疗法(自然杀伤细胞疗法),作为一款现货型细胞物,大优势就是提取健康人的细胞进行扩增、工程化制备后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,成本较CAR-T类定制化疗法将有显著优势。目前,NK细胞的来源主要有健康人的外周血、脐带血、导多能干细胞(iPSC)等等,目前范围内多路线并进,都尚在临床阶段。上个月中盛溯源的NCR300注射液获批临床,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,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iPSC来源的NK疗法。
本地异体细胞治疗临床试验
之前提到的获批上市的两款CAR-T疗法,其适应症就是治疗罹患B细胞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。虽然,CAR-T细胞免疫疗法已经实在上述血液肿瘤的治疗中体现了良好的靶向性、杀伤性和持久性,但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,细胞治疗还并未获得突破。2018年CAR-T治疗有哪些研究新进展?目前,CAR-T项目涉及的靶点在47个以上,热门靶点集中在CD19、CD20、CD22、GPC3、BCMA等。2018年,CAR-T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,并且在CAR-T疗法的技术进步、副作用研究上都有一些重磅的临床研究值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