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的t细胞免疫
免疫疗法是当今最火热的癌症治疗方式,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。到目前为止,免疫治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:靶向抗体、癌症疫苗、过继细胞疗法、溶瘤病毒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、细胞因子和免疫佐剂。
之前提到的获批上市的两款CAR-T疗法,其适应症就是治疗罹患B细胞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。虽然,CAR-T细胞免疫疗法已经实在上述血液肿瘤的治疗中体现了良好的靶向性、杀伤性和持久性,但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,细胞治疗还并未获得突破。2018年CAR-T治疗有哪些研究新进展?目前,CAR-T项目涉及的靶点在47个以上,热门靶点集中在CD19、CD20、CD22、GPC3、BCMA等。2018年,CAR-T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,并且在CAR-T疗法的技术进步、副作用研究上都有一些重磅的临床研究值得关注。
专业的t细胞免疫
近期,研究者通过CAR-T细胞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,开发出了嵌合自体抗体受体(CAARs)。CAARs类似于典型的CARs,不同之处在于其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能靶向作用自我反应性B细胞的受体。研究人员利用寻常型天疱疮小鼠模型进行研究,其自我反应性B细胞能靶向作用介导皮肤损伤的天疱疮桥粒芯蛋白(Dsg3),携带Dsg3胞外结构域且能表达CAAR-T细胞靶向作用致病性B细胞,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。
专业的t细胞免疫
作为一名细胞生物学博士,以及一名从事细胞治疗物开发的人员,每当我试图让自己的亲人、朋友理解我的所学和工作内容时,却发现这总是十分困难。的人员不需要科普,却是众多公众号的大受众;广大的群众急需理解,然而却因晦涩的术语、宏大的篇幅而无所适从。如何在兼顾科学的同时,形象又不累赘的为普罗大众勾勒出一幅有关细胞治疗的清晰画面,仍然是科普领域鲜有进攻之地。由于近代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,大多数细胞治疗相关的概念、定义均由外国语言翻译而来。因此谈及免疫细胞治疗,首先做出一些名词解释。相比于“免疫”的深入人心,“细胞”一词则更显。追根溯源,其来自英文的“Cell”,意为“单人小室”,用以描述在显微镜下,一个个“独立房间”的形象。